美国科学家发现,淋浴时使用的沐浴露可能会与人体的自然气味发生反应,从而对蚊子产生更强的吸引力。相关研究结果5月10日发表于《交叉科学》。
蚊子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寻找吸血的目标,如探测动物的体温、气味及其排放的二氧化碳。
为了解人们在淋浴时使用的沐浴露是否对此有影响,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州立大学Clément Vinauger团队选择了几种不同品牌的沐浴露。他们把两条尼龙带放在4名志愿者的前臂上,并用锡箔纸包裹该区域,以收集参与者的自然气味。
接下来,研究人员用大约1克的沐浴露清洗每名参与者另一侧的前臂10秒钟,然后用水冲洗10秒钟。随后,他们同样在参与者的前臂放上两条尼龙带和锡箔,以收集洗涤物的气味。研究人员用其他3种沐浴露重复了这一过程。
每个样本采集1小时后,他们分别从沐浴露暴露的区域和不使用沐浴露的区域各取一条尼龙带用于化学分析,而另一条不使用沐浴露和使用沐浴露的尼龙带则分别放在不同的杯子里。
研究人员把这些杯子放在笼子里,笼子里有16~25只雌性埃及伊蚊。这种蚊子可以传播黄热病,它们能够随意飞入任何一个杯子。
通过将蚊子落在暴露于沐浴露与不含沐浴露的尼龙带上的次数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1号沐浴露(Simple Truth)似乎增加了参与者对蚊子的吸引力,2号沐浴露(Dove)也有类似效果,但只有3名参与者的吸引力增加明显。
3号沐浴露(Dial)同样让参与者对蚊子更有吸引力,但作用程度不及1号和2号沐浴露。相比之下,蚊子倾向于避开用4号沐浴露(Native)洗过的尼龙带,并对一名用过4号沐浴露的参与者表现出特别强烈的厌恶。
这表明沐浴露的香味和参与者的个人气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蚊子可以探测到的气味。Vinauger说:“我们的研究强调了特定肥皂化学物质和每个人的体味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这决定了一个人在皮肤上涂抹肥皂后对蚊子的吸引力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实验化学分析表明,苯甲醛、苯甲酸苄酯和γ-非内酯可以驱蚊。
研究人员计划在更大的参与群体和更多的沐浴露品牌中重复相关研究,并调查将沐浴露从皮肤上洗掉后,潜在的驱蚊效果能持续多久。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alter Leal说,个人护理产品可能让蚊子被使用者吸引或排斥,这一发现为开发用户友好型驱蚊剂打开了大门。
“这些产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不会直接影响蚊子的行为,但它们可能会破坏人类排放物吸引蚊子的特定比例。”Leal认为,无论机制如何,减少人与蚊子的相互作用可减少媒介传播疾病的可能。”
https://www.cas.cn/kj/202305/t20230512_4887041.shtml